互联网百科
行业资讯
企业动态
物联网智能家居IOT类APP竞品分析
来源:原创时间:2020-09-18 17:24:00一、产品价值性分析
在做一款产品之前,首先我们要分析的是产品本身有没有价值。伴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进程,智能化的浪潮席卷了人们的生活,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大趋势。这一切的最终目的为人们提供一个以人为的舒适、便捷、高效、安全的生活环境。如何建立一个高效率、低成本的智能家居系统已成为当下的一个热点问题。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迫切的期望家中的家电更智能,更能懂自己日常的生活习惯。
二、市场分析
在“互联网+”的催化下,物联网智能家居行业变得越来越热,资本也大量涌入市场。 艾瑞数据显示,预计到2020年,智能硬件规模将超过10700亿。
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实现快速增长,突破10000亿
拿当下销量非常高的智能穿戴设备来说,其市场规模如今已达到473亿元,在2022年可能达到607亿元。
三、需求调研
1、目标用户
做产品需求调研首先要确定目标用户群体,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锁定目标用户,年龄在25-45岁,经济基础比较好,追求科技产品、学习能力比较强。
2、用户场景分析
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,尤其是一线城市工作节奏快,时间紧张,人们越来越希望能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智能的控制家中的设备,感受回家的温暖。通过几幅漫画分析用户场景分析:
场景一:实现人们线上购物的需求;
场景二:实现远程控制家中智能设备,开启空调的定时任务,回到家中立刻感受家的温暖;
场景三: 起床场景,满足上班族即使“赖床”也能吃上美味的早餐;
场景四:设备之间可以联动或是设置场景定时任务,设备同时工作,轻松做“沙发瘫”;
四、竞品分析
4.1定位及功能
4.1.1产品分析
三款产品从APP提供的服务来说基本一致,都是提供了智能家电的智能控制以及商品的销售。但是其定位有所不同,华为智慧生活是提供平台给各终端共同联动并且专注中高端市场,米家和海尔智家更多的是联动和自家有关的设备,米家更多的是打造性能足够价格够实惠的亲民产品,海尔的智能设备比不带智能的设备价格偏贵。
4.1.2 用户分析
4.1.2.1 用户需求分析
1)米家
在C端,小米拥有海量的用户,也有着不错的口碑。生态链产品的质量保证和价格优势,使得用户愿意购买米家产品。用户可以通过手机、小爱音箱、电视等入口控制整个智能家居。用户一般由此入门平台,逐步添置米家智能设备。或者由市场反映良好的关系,消费者直接入手米家智能家居套装;
2)华为智能家居
同小米一样,华为在C端的用户基数大,在华为系手机中,都默认内置了华为智慧生活,本身平台提供了比较多品牌合作的产品,也有自身生态链的产品。同时提供了美的、格力、海尔等家电品牌的第三方接入。消费者在线下购入此类家电时,可以同华为智能家居联动。通过华为的平台可以控制多品牌的智能家电。
3)海尔智家
海尔作为传统企业拥有扎实的产品生产线,其可为消费者提供整套的家电服务。并且海尔已经有不错的前装市场,与多方房地产和装修公司有合作。也针对后装提供给消费者设计整套智能家电的服务。
4.1.2.2 用户画像
(数据来源:百度指数)
通过上面的对比,我们可以看出,米家、华为智能家居、海尔智家拥有着类似的消费群体,重合度较高,覆盖了各个年龄层。20~29岁是智能家居的主力军,在较低的年龄段里,偏向米家的更多,较高年龄段中消费者更加倾向于选择老牌的海尔。同时,男性更加热衷于去了解智能家居。
4.2产品功能
4.2.1功能拆解
相同点:
三者APP结构类似,都包含了设备控制、智能场景设置、商城、我的这四个主要部分;
三款APP都采用底部TAB的结构,趋于扁平化的结构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找到想使用的功能。
不同点:
米家因其整套生态链的打通,将设备的损耗以及蓝牙网关等功能整合到了一起,使得用户更方便的管理设备;
华为智能家居没有语音控制按钮,商城针对APP进行了专门的优化;
海尔智家更加侧重于商城的属性,在首页用户关注量最大的地方放了自家整套设备以及服务的展示,把设备和智能场景页放在了同一个TAB中。
4.2.2 功能分析
可以看到,海尔智家拥有着最为丰富的功能,以及完整的产品链,但是界面友好程度有待改善,结构应该继续优化,应该更加侧重于智能控制平台的定位;华为在功能结构上有着明确的划分,可以接入第三方传统大厂的入口,功能上基本上都覆盖完整;米家对整个平台设备的管理更为细节,提供了体验良好的智能生态平台,可以利用现有的生态链优势继续扩大自身的优势。
4.3运营及商业化
4.3.1 米家
2016年3月29日,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在北京发布小米旗下全新智能家庭品牌——米家MIJIA。
自此小米智能家庭类产品也全面启用了米家品牌,做生活中的艺术品也是米家品牌的产品理念——旨在给消费者带来集可靠品质、优良设计、合理定价于一身的智能家居产品。
米家APP依托于小米生态链体系,是小米生态链产品的控制中枢和电商平台,集设备操控、电商营销、众筹平台、场景分享于一体,是以智能硬件为主,涵盖硬件及家庭服务产品的用户智能生活整体解决方案。
米家APP不仅连接米家旗下的生态链公司,与所有小米及生态链的智能产品实现互联互通,同时也接入开放接入第三方的产品,致力于构建从产品智能化接入、众筹孵化、电商接入,到触达用户、控制分享的完整生态闭环。
4.3.2 华为智能家居
2015年12月华为发布HUAWEI HiLink,其是华为开发的智能家居开放互联平台,目的解决各智能终端之间互联互动问题。平台功能主要包含智能连接、智能联动两部分。
HUAWEI HiLink智能家居开放互联平台,就是为了让接入该平台的各智能终端之间“讲普通话”, 从而可以联动并为消费者提供全新的生活体验。
华为HUAWEI HiLink开放协议已经和海尔、美的、BroadLink等国内几十家知名厂商合作,打造互联互通的新平台。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厂家产品支持,为消费者提供真正的智能家居体验。
在2018年6月,华为发布智能家居独立品牌”华为智选”,并计划在2018年开设1000家智能家居线下体验店,其中改造800家现有门店,新增200家,以“品牌共生、流量共享、体验一致”为原则打造IoT合作生态。
4.3.3 海尔智家
从1984年创业至今,海尔集团经过了名牌战略发展阶段、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、国际化战略发展阶段、全球化品牌战略发展阶段四个发展阶段,2012年12月,海尔集团宣布进入第五个发展阶段:网络化战略阶段。
2019年6月,“青岛海尔”改名为“海尔智家”,其把主公方向从做家电转为做智慧家庭,用一件件能联网会沟通还很“懂你”的智慧家电,让生活变得更美好。
4.3.4 总结
海尔从1984年开始进军家电产业,产品的广度以及深度超过了小米和华为,2004年海尔就曾主导成立家庭网络标准产业联盟e家佳,到14年3月发布U+智慧平台,都是走在智能化家电的前浪上。小米和华为作为互联网企业是先有的用户基数再进入的智能平台,但其利用在消费者的信赖以及产品的优质,迅速占据了智能家电的部分市场。
海尔目前的主要战场在线下,其运营对象主要是年龄较大以及消费理念较高的人群,利用其明星家电的产品硬实力以及成套家电吸引消费者,并且将自家家电给智能化并带动消费者使用,是海尔目前的主要运营策略;而华为从最开始的广交厂商到现在也开始建设自身的“智选”家电,走上了米家曾走过的路,但米家在市场上还不能占据绝对的优势,原因在未加入智能家居的群体还占多数,未来这一部分人的走向是众多厂商必争之地,如何在一众智能家居品牌中一骑绝尘,让消费者选择进入米家的平台,仍需打磨细节以及整合资源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。
4.4用户数据
4.4.1 下载量(安卓市场)
截至至2020.2.24,米家在安卓下载量上已巨大的优势超过华为智能家居和海尔智家。(数据共包括小米、360、联想、豌豆荚、OPPO、华为、百度、应用宝、魅族和vivo应用市场)
4.4.2 用户评论
截至2020.2.28,据三个产品最新版本的IOS榜单统计:米家、华为智能家居、海尔智家的评分分别为4.5,2.5和3.9分。以五星为好评,一星为差评来算,三者的好评率依次为81.29%、27.17%、66.48%;差评率依次为9.50%、53.09%、21.66%。可以看出米家在口碑上以及好评度上都有着比较大的优势。需要另说明的是,海尔智家在各榜单上都有明显的刷分现象,表现集中在一些时间段发表的大量五星好评。(数据来源:禅大师)
1)米家
2)华为智能家居
3)海尔智家
4.4.3 应用排名
截至2020.2.28,米家、华为智能家居、海尔智家在IOS总榜排名分别为170、555、1115名,其中米家在生活分类排名为18名,关键词覆盖数和ASO指数均有所优势。抛开其他内置应用的因素,单纯从苹果用户考虑,我们可以分析出米家在消费者端拥有着用户数以及口碑的优势,其主营业务是生活类。(数据来源:禅大师)
4.4.4 总结
小米从战略层面上就秉持着做感动人心,价格厚道的好产品,为消费者提供了物美价廉的智能家电体系,并且在联动层面也做得尽善尽美,这促使着现阶段消费者更愿意投入米家的阵营。从数据上来看,从用户数量以及口碑都占据了中国智能家居的头号位置,已经收拢了一大批智能家居的用户。但在生活类别以及总榜排名上不算太高,说明仍有非常大的进步空间,前景可观。